青山相依,绿水环绕,丛林掩映,一幅得天独厚、风光旖旎的生态画卷,铺展在郧西天河水乡。第14届郧西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众多“牛郎庄”“织女坊”精品民宿中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从鲜为人知到声名鹊起,一个个精品民宿,带动了经济发展,成就了当地人创业梦想,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无到有
民宿撬动旅游“大市场”
群山环抱绿水,白云点缀蓝天。在第14届郧西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来自厦门、郧西两地的77对佳偶结两姓之好、缔两地情缘。他们在安家乡童话谷·天空牧场民宿入住,领略自然风光,感受郧西民宿的魅力。
安家乡五龙河景区,千山含翠,碧水云高。作为郧西县4家4A级景区之一,景区游客接待量在全市处于前列,其民宿发展也臻于完善。湖北五龙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金朝晖介绍,景区在高峰时,日接待量过万人次,周末平均有约2000名游客。
如何将景区打造成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民宿发展成了重中之重。五龙河湖畔木屋民宿于2015年10月投入使用,是该县最早建成使用的民宿。“我们有15间标间,此外还有两套套房。目前标间价格是398元每天,其中包含了2人的五龙河景区门票和换乘车票。”金朝晖介绍,民宿坐落于景区天梦湖畔,推窗见景,环境优美。正是其舒适的居住环境、优质的服务,该民宿被郧西县评为“织女坊”精品民宿。
8月20日,在郧西县观音镇七夕湾的风荷雅苑精品民宿旁,几名村民在采摘桃子。民宿开业至今已带动当地40余名村民就业,吸引当地30户村民发展民宿,这里已成为民宿产业集聚地。
随着近年来全域旅游的发展,大批“牛郎庄”“织女坊”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宿撬动了旅游“大市场”。
打造特色
民宿搭上“七夕号”快车
郧西县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中国喜鹊之乡,是七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8月的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美丽的天河绕村而过,传说这里曾是牛郎织女嬉水的地方,“牛郎庄”郎哥民宿就坐落在天河之畔。
在“牛郎庄”郎哥民宿,游客可以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体验制作石磨豆腐、神仙叶凉粉的乐趣。“郧西马头山羊汤味道鲜美,吃一次就让人念念不忘。”从武汉来这里度假的王先生对当地美食赞不绝口。
该县将规模较大的民宿评定为“牛郎庄”,相较于“牛郎庄”,被评定为“织女坊”的民宿则更为温馨。
关防乡的“织女坊”田园农家乡宿背依青山,面朝荷塘,良好的环境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七夕节当天,民宿客房被预订一空。“从运营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已经赚了两万多元,等于是坐在家里赚钱。”业主王传芳开心地说。
为更好地将民宿与七夕文化相结合,郧西县授予20家精品民宿“牛郎庄”“织女坊”称号,为当地群众打造特色民宿提供借鉴和示范。今年9月,还将开展第三批集中授牌活动。
以七夕元素“牛郎”“织女”为主,郧西县将一批民宿打造成为郧西旅游服务体系的靓丽名片,用传统文化提升住宿餐饮业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让游客在“中国七夕故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乘势而上
民宿赋能乡村振兴
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郧西县制定地方标准,打造“牛郎庄”“织女坊”,提升民宿品质。
“郧西七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郧西县做足七夕文章,连续举办14届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提升郧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乡村振兴。在今年的七夕节活动中,央视特别节目《如七而遇漫歌今夕》首次走进郧西,进一步提升天河七夕文化的知名度。该县充分发挥七夕文化作用,将民宿附加“七夕”元素,助力当地民宿发展。
“近年来,我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发展模式,大力支持民宿发展。”郧西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姚超介绍,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制定《民宿评定分类细则》,推动全县民宿酒店行业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培育出了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民宿。
观音镇共有12家民宿,主要分布在双石沟、刘家湾等村。以观音镇刘家湾村为例,这里着力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发展特色康养旅游产业,半步荷塘、秋夕山庄、牵牛别院等民宿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旅游服务。
民宿兴,旅游旺。郧西县打好生态牌、文化牌、康养牌,以民宿发展推动城区变景区、乡村变景点,构建全要素、全业态、全时空的旅游新格局,不断探索文旅、农旅、茶旅、康旅、体旅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县”。(记者 周仑 刘成臣 特约记者 邹景根 通讯员 高玲)
郧西特色民宿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