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75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wdsgwh/2024-3916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24年09月10日 09:58:46
发布机构
武当山特区
文号


九三学社十堰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传承与发展武当武术文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武当文化传承发展情况

(一)武当武术理论研究现状。一是成立了研究机构。2023年5月成立了武当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主要负责全市武当文化理论研究,组建武当文化学术专家团队,组织开展武当文化学术交流和推广;负责搜集、整理武当文化文献资料,负责武当文化研究学术管理,组织研究课题;负责武当文化研究人才、创术创作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负责传统艺术的整理、发掘和研究等工作。二是发行了《“两拳一械”竞赛套路》丛书。2015年12月全面启动武当武术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来,通过多次资源普查、资料收集、功法整合、理论研讨、实际习练,最终于2016年12月通过国家评审。经过对技术套路和理论文本整编、专家评审以及研讨、修改、完善,于2023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武当武术标准化建设工程系列丛书《“两拳一械”竞赛套路》。三是强化武当武术宣传推广力度。积极与各媒体有效


合作,近年来,参与了央视、中新网等知名媒体的栏目拍摄30余次,组成文旅推介专班赴北京、上海、广东等主要城市开展武当文化旅游推介会40余场,充分利用自媒体流量,参与了“与辉同行”“峨眉凌云登武当”等直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武当武术传承保护机制建设体系。武当武术协会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在美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意大利、台湾、香港、澳门、北京、南京、天津、重庆、成都、武汉等地设有32家分会在国内开展武当武术教学培训机构有300余家,国外有100余家,累计在全球培训武术爱好者超1亿人。为引导民间力量推广传承武当武术,特区设立了武当武术发展专项基金,先后为全国70余位武当武术传人发放了政府津贴。为完善武术教练员人才队伍建设,武当山特区常年开设武当武术教练员培训班,重点培训武术技术、理论、套路、礼仪等,成功举办了国际武术裁判员培训和认证班、武当武术标准化“两拳一械”教练培训班等活动,累计培训武当武术教练员3000余人次,其中多数已成为武当武术全球推广的中坚技术力量。

(三)构造武术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谋划武术教育体系。武当山特区目前共有武术馆校29家,在校生5000余人,其中新京武、玄武武校开设有小学、初中文化课。为进一步打通丰富的教育产业链,特区多样化办学迈出了可喜步伐,正式启动武术特色高中(职高)筹备建设工作建成后将形成真正的武术教学一条龙教育体系。二是打造武术精品赛事。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走进武当”活动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相约武当”活动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第四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2011年和2012年专家年会、太极文化高峰论坛、全国青年运动会武术套路预赛等世界级、国家级赛事活动2023年,首届世界武当太极大会暨第七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吸引了2000余名海内外嘉宾出席,央视CCTV4新媒体利用英、法、日、意等多种语言全球直播报道大会盛况覆盖人群超过12亿人,赢得了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三是拓展武术剧目产业。投资6亿元打造武当一梦沉浸式演艺项目,并作为2024世界武当太极大会开幕式场馆。打磨提升《传奇·太极武当》歌武剧,实现常态化驻演。

(四)发挥武当武术对外交流作用。近年来,武当武术传播到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多次受外交部邀请随团赴全球参加文化展演和交流活动。

在国内,武当武术先后亮相2017年央视《魅力中国城》、2018年春晚武术《双雄会》、2023年世界武当太极大会、中国国际贸易博览会等演出活动2012年起,与台湾苗栗县一同成功举办了9届鄂台青少年武当文化夏令营活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湖北商会共同举办了金庸展、武当武术耀香江等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当地人民的高度认可。

国外建立了以瑞士为中心的武当武术协会欧洲中心,多次受新西兰、卢森堡等国中国文化中心赴欧洲开展武术文化交流活动;2014年、2017年两次代表国家参加俄罗斯国际军乐节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武当武术环球展演、法国武当太极与道教养生文化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23年,受外交部邀请,赴希腊、波兰、罗马尼亚参加了中东欧公共外交活动武当武术协会与日本长崎县太极拳联盟从2012年开始,已连续8年开展培训、展演。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在其投资主办的南京浦江学院全面开展武当武术教学。

二、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我们将会同文旅局和市教育局积极与省级相关部门及高校沟通,推动省级层面成立武当武术研究委员会;盘活国家武术研究院武当武术研究中心这一高端平台,充分发挥国家武术研究院、武汉体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优势加强对技术体系研究,推进武当武术规范化与标准化,争取将武当武术纳入《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产业链。一是大力发展武术服务业,以遇真宫为核心,建设相对集中的武术产业园区,培植、引进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武术馆校二是强化产业基础保障,武当山武术教育产业中小学至高中阶段的教育还未建立,没有形成真正的武术教育一条龙我们将加速推动文武高中落地,打通教育产业链三是支持武汉体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扩大规模,力争将在校学生规模扩大至5000人。同时,在现有武术馆校的基础上,不断引进优质市场主体,培植一批具有武当鲜明特色的武术馆校。

(三)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强武当武术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的建设,坚持举办全国武当武术两拳一械培训班;开展常态化的传承人培训和认证,完善传承人津贴制度,壮大传承队伍。二是建立武当武术人才库,为武当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整合武术资源,提高武术人才待遇。对武当武术进行整体策划包装,统一宣传推介,规范市场化运作,创新营销形式,拓展武术产业的发展平台,实现武术文化产业高水平发展。逐步打造武术表演、武术培训和媒体传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武术展示平台,鼓励市内外各旅行社设计开发包括武术体验内容的赛事观摩、运动体验、节庆会展、研学旅游线路产品,以武术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带动十堰市旅游业的大发展,不断满足市民武术产业综合消费需求。为优秀武术人才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发展平台,提高其待遇水平。

(四)进一步打造精品武当武术品牌。我市虽已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活动,但缺乏能够体现武当武术特色的精品知名赛事活动,随着消费者对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急需打造一批长期举办且具备武当武术特色的赛事、论坛、擂台赛等活动。一是积极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汇报,争取将“全国武当拳交流大赛”、“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打造成一个长期的精品赛事。二是积极申办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国际太极拳大赛、亚洲武当武术培训班,举办全国、全省“武当两拳一械”培训班、“第二届全国武当拳交流大赛”、“湖北省武当拳交流赛”等在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三是积极引进河南卫视“武林风”栏目,争取在武当山举办武术擂台赛,同时整合武当国际武术学院、武术馆校,在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开展常态化武术散打擂台赛。